0%

恒星结构

恒星结构

恒星是引力与核反应的产物。它由自身的引力所束缚,使得外观上看起来普遍为球形。并由内部的能量源、通过核反应辐射出能量。

我们常用质量M、光度L、半径R、有效温度T来对恒星进行描述。其中光度L为每秒辐射出的能量,有效温度则是相同半径相同光度的黑体温度。

恒星结构方程

​ 为了研究恒星结构,前人理想近似假设出了四个恒星结构方程。

  • 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:
  • 质量守恒方程:
  • 能量守恒方程:
  • 辐射传输方程:

此外,还有三个辅助方程:

  • 状态方程:
  • 不透明度方程,会随着温度变化参数值:
  • 核反应产能率方程:

核反应

对于恒星,核反应最常见的为质子-质子链,该反应有三个主要的分支:

  1. 质子质子链一
    1. $p+p \rightarrow d+e^+ +\nu_e$
    2. $d+p \rightarrow \,^3 He +\gamma$
    3. $\,^3 He +\,^3 He \rightarrow \,^4 He +2p$
  2. 质子质子链二
    1. $\,^3 He +\,^4 He \rightarrow \,^7 Be +\gamma$
    2. $\,^7 Be +e^- \rightarrow \,^7 Li +\nu_e$
    3. $\,^7 Li + p \rightarrow \,^4 He + \,^4He$
  3. 质子质子链三
    1. $\,^7 Be + p \rightarrow \,^8 B +\gamma$
    2. $\,^8 B \rightarrow \,^8 Be + e^+ +\nu_e$
    3. $\,^8 Be \rightarrow 2\,^4 He$

此外还有碳氮氧循环反应,该反应为六步:

  1. $\,^{12} C + p \rightarrow \,^{13} N + \gamma$
  2. $\,^{13} N \qquad \rightarrow \,^{13} C + e^+ + \nu_e$
  3. $\,^{13} C + p \rightarrow \,^{14} N + \gamma$
  4. $\,^{14} N + p \rightarrow \,^{15} O + \gamma$
  5. $\,^{15} O \qquad \rightarrow \,^{15} N + e^+ + \nu_e$
  6. $\,^{15} N + p \rightarrow \,^{12} C + \,^4He$

两者的反应效率为:

由此可得,当两者反应速度相等时,反应温度为:

低于该温度时pp链反应为主,高于此温度时CNO循环为主。

在温度低时pp链反应为主,且最开始没有重元素时也只能以这个反应进行,相比之下效率较低。

当恒星有CNO元素时,便会以更高的效率进行核反应,元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。

同源模型

利用上述的方程,为了能够预测模拟恒星,建立了同源模型。根据同源性假设,即为相同质量的恒星所有物理量都相等,意为所有的物理量都是质量的函数。

数学表示为:

通过将其代入四个基本方程中:

可以得到:

对于光度与温度的关系有:

可以得到:

与观测结果符合的不错。

恒星内部

对于恒星内部,可以用下图描述。

img

图中阴影部分为对流传热,透明部分为辐射传热。

如图,低质量恒星以对流传输为主,太阳质量恒星以辐射传输为主,表面为对流传输,大质量恒星核心为对流传能,表面为辐射传能。

恒星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于中心,当达到0.5倍半径,1/8体积时,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质量。

恒星的核反应区在核心处,由图可见,当尚未达到0.25倍半径,仅有1/64体积时,恒星核反应产生的光度已达到90%。

对于判断是否为对流传热,可用史瓦西判据:

若满足则为对流传热。

类太阳恒星的演化

与太阳质量类似的恒星,最后大都会演化为矮星。而在这过程中会经历许多不同的阶段,为

  • 主序阶段
  • 亚巨星阶段
  • 红巨星阶段
  • 水平分支阶段
  • 渐进巨星支阶段
  • 行星状星云与白矮星阶段

主序阶段

恒星的稳定存在需要满足流体静力学平衡,而林忠四郎线就是边界条件。在恒星形成时,演化的轨迹沿着林忠四郎线进入到主序星区。

恒星的大部分寿命都在主序阶段,例如太阳会存在100亿年,而这过程中太阳不是稳定不变的,而是会缓慢地发生变化。在主序阶段时,恒星的温度会不断上升,光度不断增加。

以太阳质量的恒星,核反应的主要部分为pp链反应,氢聚变形成氦。由于四个氢原子生成一个氦原子,粒子数量会减少。由于理想气体近似,粒子的数目减少后,气体的压强也会逐渐减小,导致逐渐不能抗衡万有引力,使核球收缩。在核球收缩的同时温度上升,使得压强再次与万有引力平衡。而核心温度上升后,光度自然也增加,从而达到了先前所说的过程。以太阳为例,太阳如今的光度相比原初的太阳光度增加了30%,在主序星阶段即将结束时,太阳光度可能为如今的两倍。

当氢气耗尽时,恒星的核心就变成了氦核。氦核外面仍会有未核反应的氢薄包层,而由于引力导致氦核收缩、释放引力势能,核心温度升高,包层也会燃烧起来,实现能量的向外传递,导致恒星外层膨胀。此时恒星光度不会发生显著变化,但由于半径R的膨胀增大,表面温度T会开始下降。由此恒星开始脱离主序星阶段,进入亚巨星阶段。在赫罗图上表现为朝右上方移动。

亚巨星阶段

在核心变为氦核收缩后,引力势能使得温度增加。而碳氮氧循环的核反应对温度变化敏感且反应更加剧烈,在温度增加后,包层的核反应中碳氮氧循环反应的比例增大,也由此反应变得更加剧烈,从而导致外层膨胀,表面温度下降。当外层膨胀到一定量、氦核收缩到一定量后,恒星进入到红巨星阶段。

红巨星阶段

在亚巨星阶段氦核收缩后,电子开始简并。电子简并压与引力相互平衡。氦核简并的同时,外层也在进行膨胀。在氦核完全简并后,外层的能量传输变为对流传输时,也就达到了红巨星阶段。

在赫罗图上,恒星演化的运动朝着右上方向,与林忠四郎线平行。

在恒星进入到红巨星阶段后,恒星温度变化不大。由于外层不断膨胀,对流使得能量传输变得迅速,光度急剧增加。半径增加迅猛,例如太阳在红巨星阶段体积扩大到375万倍,半径超过金星轨道。此刻核心温度极高而表面温度很低,体积大但是质量小,非常的明亮。

水平分支阶段

在红巨星后期后,氦核温度不断升高,可以达到上亿度,使得氦能够发生核反应。氦聚变产生大量能量,使简并态的电子获得更多的动能,打破了简并的状态,成为理想气体状态。这一段过程发生迅速,约为几秒钟至几分钟,即为氦闪,产生光度极高,但由于发生在氦核处,难以传递至外界。

在氦核的燃烧阶段,也被成为水平分支阶段。此刻核心为正在核反应的氦,周围是由于温度不够高而未核反应的氦,再外一层是核反应的氢包层,再往外则是未核反应的氢包层。

在核球氦进行核反应的同时,核球也会由于能量的传递而膨胀。由维里定理可以证明,核球膨胀的同时,外包层则会开始收缩。随着半径减少,恒星的表面温度会上升。

渐进巨星支阶段

在核心的氦消耗结束,转化为碳核后,恒星进入到渐近巨星支阶段,碳核中的电子开始简并,外层开始膨胀。

此时恒星核反应复杂,核心为碳核简并收缩释放引力势能升温,外层为氦核反应,再外层则是氢核反应。随着过程的进行,与红巨星阶段类似,核球不断简并,外包层不断膨胀,使能量传输为对流态。光度急剧升高。对流传输的同时,

在赫罗图上,恒星演化的运动朝着右上方向,与林忠四郎线平行。

在发生核反应时,氦核反应的进程为triple-alpha反应,氢核反应的进程为CNO循环反应,两者的效率都对温度的变化相当敏感,温度越高则反应越剧烈,也导致了反应时不稳定,产生热脉冲现象,使壳层中发生不稳定的氦闪现象,把外部25%-60%的壳层抛出 。

行星状星云与白矮星阶段

抛出壳层后,在核心部分形成了高温电子简并的碳氧核,抛射出的物质形成行星状星云,同时生成强烈的星风,而致密碳氧核即为白矮星。由于核中心电子简并压高,释放引力势能也导致温度高,在赫罗图上表现为恒星向左移动,温度升高。即为抛射物质阶段。

到最后,由于白矮星几乎不再进行核反应,温度逐渐冷却,亮度也开始降低,最终达到黑矮星阶段,至此演化结束。

大恒星的演化(25$M_\odot$)

大恒星的演化会经历许多不同的阶段,为

  • 主序阶段
  • 亚巨星阶段
  • 红巨星阶段
  • 水平分支阶段
  • 渐进巨星支阶段
  • 中子星或黑洞阶段

主序阶段

与类太阳质量恒星不同,大质量恒星的主序阶段不一样。由于质量大,使得核心温度更高,恒星内部的核反应方式以对温度敏感的碳氮氧循环为主。由此,核反应的效率相比类太阳恒星更加剧烈。这使得核心处能量以对流的方式传输。

而由于核心处的对流,起到了搅拌混合物质的作用,使得核心处的化学成分均匀。随着演化进行,与太阳质量恒星类似,光度逐渐升高,半径增大,温度略微下降。

当核心部分的氢耗尽时成为氦核后,核反应便不能继续进行。也由于对流的作用,使得整个氦核为等温。虽然在核心外仍有氢,但此处的温度相对更低,导致不能发生核反应。由于不再产生辐射压与引力平衡,恒星便会整体收缩释放引力势能。在收缩半径减少的同时,光度变化不大,恒星的温度升高。由此在赫罗图上轨迹为一个钩子形。

亚巨星阶段

引力势能对核心起到加热的作用,使氦核与其周围温度升高,包围氦核的氢也由于温度足够从而开始核反应,产生压力,从而使恒星外包层膨胀,开始亚巨星阶段。随着热压推动外包层膨胀,表面温度开始下降。在赫罗图上表现为往右方移动。

红巨星阶段

而随着氢包层的核反应生成氦,且温度不足以使氦核反应,氦核的质量便会上升,最终达到Schönberg-Chandrasekhar极限,即为1.5-6倍太阳质量的恒星的氦核质量达到总质量的10%-15%,此刻氦核即会不稳定,出现剧烈收缩现象。依然是根据维里定理,核心收缩的同时,释放引力势能加热核心与周围物质,产生压力使外包层膨胀。也由于不稳定现象,在疏散星团的赫罗图上会产生Hertzsprung间隙。

水平分支阶段

氦核开始塌缩,由于恒星超过1.5太阳质量,氦核不会简并,直接开始核反应,因为氦闪现象即为打破电子简并态,由此不会产生氦闪现象。同时发生氦核核反应,氢薄层核反应,温度升高,在赫罗图上表现类似太阳水平分支阶段,从右边往左移动,同时发生两个核反应。

氦核反应生成碳氧,如果温度足够,碳氧也核反应。温度取决于恒星的质量。超过8倍太阳质量,核球不会简并。如果低于8倍太阳质量,则会发生简并现象,最终发生碳闪甚至氧闪现象。超过11倍太阳质量,则会一直核反应到铁元素,形成类似洋葱的结构。由于核结合能的原因,反应只会进行到铁。核球收缩往右走表面温度下降,核反应往左走。

质量极大的恒星例如25倍太阳质量,赫罗图上一直向右走。燃烧快,核心反应传不到表面就结束了。当核反应到了铁,不能继续核反应,便会形成简并铁核。

中子星或黑洞阶段

而当铁核的质量达到Chandrasekhar质量极限即为1.4倍太阳质量也为白矮星的最高质量时,便会产生不稳定现象,此刻电子简并压已经不能承受引力作用,铁核便会塌缩。

由于核心温度极高,塌缩则会使铁核被γ光子打碎,成为氦,氦也会被打碎成为质子中子。质子也会与周围电子中和,生成大量中子,形成一个中子核。当中心铁核质量大约在两到三倍太阳质量左右时,中子简并压能够抵抗引力,则会形成中子星。若中心铁核质量超过三倍太阳质量,则不能抵抗,会生成黑洞。

周围的其他物质,随着万有引力作用,也会向中子核坠落。而碰到核球表面后,形成反弹激波,冲掉外层物质,形成超新星爆炸,过程发生迅速,长久以后爆炸冲出的物质形成超新星遗迹。

核反应细节

从氢到氦:

  • 大质量恒星的核心是对流的,使得生成的氦均匀分布。当氢聚变反应结束时,核心的所有氢已经耗尽,形成一个各向同性的氦核,核心便开始收缩,辐射能量,加热核球。使赫罗图出现钩。
  • 收缩使得核心体积变小、温度升高,氦核周围薄氢层燃烧。
  • 当核球温度升高后,把氢点燃,不能维持静力学平衡,包层膨胀,外层对流,温度降低,成为红超巨星,而此刻氦核并未核反应。
  • 由于对流反应,产生dredges up挖掘现象,把底部的重元素带到表面,使得观测的光谱改变,观测到的化学丰度与主序阶段不同。

从氦燃烧到核坍缩:

  • 氦开始核反应时,周围的氢薄层也在燃烧,同时两个区域反应。
  • 单位质量氦燃烧产能只有氢的十分之一。氦燃烧对温度敏感,由于温度高,反应十分迅速,使得寿命短。
  • 对于大质量恒星,由于氦核并未简并,氦核反应时不会有氦闪现象。氦核反应转化为碳或氧。
  • 核再次收缩时,温度升高,允许碳氧燃烧生成镁和硅。最后形成多层结构,类似洋葱的模型。

低质量双星

如图,两个双星质量小于11倍太阳质量,最开始有一个主星一个辅星。

随着时间演化,大质量的主星提前进入到红巨星阶段,膨胀到物质充满洛希瓣,然后通过第一拉格朗日点,表面物质被吸向辅星。

若双星两者的质量相差2倍以上,则两者距离会逐渐减小,若两者质量相近,则两者距离会渐渐边远。

两者质量相差大时,随着红巨星质量被吸到辅星,两者距离靠近。随着物质的转移,两者会进入到公共包层阶段。随后主星发生超新星爆炸,主星转化为白矮星,辅星仍在主序星阶段。如果两者靠得足够近,白矮星会向主序星吸取物质,随着氢的不断增加,最后会爆发,持续高光度数十天。随后继续该过程,吸积物质,最后爆发。如果吸积的物质达到或者超过钱德拉塞卡质量极限,则会发生Ia型超新星爆炸。

如果两者质量相差不大,则会有一定距离。随着演化的进行,两者都会变为白矮星。两个白矮星相互绕转,通过释放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引力势能,两者距离逐渐减小。当两者距离减小为0时,两者接触,也会发生Ia型超新星爆炸。